(校学生会 莫雪霈)筝舞蓝天,拥抱青春。为积极响应团中央“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号召,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由校学生会发起的“三走”活动之校园风筝文化节圆满落幕。此次活动联合文学院、政治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等8个学院的学生会共同主办,参与学生达400余人。
绿色畅想 创意无限
4月18日上午,风筝设计制作比赛于4栋教学楼火热上演。同学们以环保为主题充分发挥想象,热烈讨论,在团结协作中DIY自己的作品。热气球带着“还我蔚蓝”的字眼,后面还跟着两只彩色的小手印,这幅风筝作品的团队向评委们解释了画作的寓意:希望大家重视环保问题,还能给未来给后世留下一个蔚蓝的天空和没有污染的自然;“生态地球”的团队也表示,选择这个主题进行创作旨在能让大家意识到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爱护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生命之树”团队将树作为意象展开想象,树是大自然的代表,而绿色是环保的象征,清新的绿色能让人感受美好并用心保护。60余支风筝制作团队以环保为题材,结合潮流和本专业元素,大胆创新。现场欢声笑语,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团队创作,件件作品都赢得了评委和选手们的掌声。



放飞梦想 寄语青春
在短暂的休憩之后,第二届风筝文化节进行到第二项——乘风鸢行。参与比赛的队伍带着自己设计制作的风筝,于4月18日下午来到南体育场进行最后的角逐。根据比赛规定,大赛分大组进行,每大组约有十个小组,各小组比赛总计时15分钟。比赛中,像雄鹰一样高傲盘旋在蓝天中的风筝让现场止不住惊叹,选手们欢笑着奔跑跳跃在篮球场上,看准时机不断拉扯着风筝线使风筝在蓝天里“漫游”得更稳定。比赛结束后,材料组人员对参赛选手的成绩进行上报,并由统计组按照风筝的美观程度、风筝制作贴合环保主题程度、风筝的稳定性或风筝线完全放出所需的时间长短进行排名,以此评出“最高颜值奖”、“环保创意奖”、“漫游蓝天奖”和“团队给力奖”。并在比赛结束后举行颁奖仪式。


据悉,本次风筝文化节不仅将体育运动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更添加了环保理念,以回收水瓶等作为风筝制作材料,营造校园环保氛围。在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之余,彰显了师大学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