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编者按 “签了,签了,老师我签了!”张明月,安徽师范大学2025届师范专业毕业生,日前刚刚通过各项选拔考核,与安庆市第一中学顺利签约,成为一名在编教师。“签约完,我就给我们辅导员发了条信息,特别感谢学校这四年的培养”。回顾大学四年,张明月直言,最高效地培养和提升自己师范生专业能力的非“暑期小学期”莫属。“那段时间里,我通过观摩名师授课、模拟授课,亲自站上讲台,在一次次尝试中积累实战经验,建立自信心,...
报道转载如下:7月1日,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走进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爱心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在缓解农村家长“看护难”问题的同时,以“寓教于乐”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传递知识与温暖,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责任与担当。原报道阅读链接:【芜湖日报】https://epaper.wuhunews.cn/pc/whrb/content/202507/07/content_75262.html
报道转载如下:仲夏时节,长江安徽段蜿蜒曲折的岸线上,一群年轻人手持问卷,头顶烈日,行走在合肥市巢湖市的渔村新居之间。他们是安徽师范大学“渔见新生”团队成员。此行的任务,是深入了解长江流域安徽段11个县(区)退捕渔民的可持续生计情况。合肥市巢湖市姥山岛渔民刘松,正在和这群年轻人讲述自己在政府帮助下成功转产就业的故事。这样的对话,从2021年到今年夏天,已经重复了上千次。长江大保护下的民生考题2020年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涉及沿江10省市超23万渔民。...
报道转载如下:当蝉鸣奏响盛夏乐章,安徽师范大学的学子们带着专业与热忱,走进社区巷陌、深入校园课堂。他们将实验室的奥秘转化为孩童易懂的语言,把课本里的知识变成可触摸的体验,在科技与教育融合的道路上留下青春足迹。小展位点亮前程星光淮北市第十二中学的操场上,安徽师范大学“助海入流,专业扶枝”团队的16个彩色展位前早已排起长队。“学长,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要学编程吗?”“学姐,小语种就业除了翻译还有别的方向吗?”...
报道转载如下:近期,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千方爱心学校”支教团队走进六安市叶集区荷棚社区活动室,将精心设计的趣味物理实验带给孩子们,用纸杯、蜡烛、气球等寻常物品,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热情。图为支教老师胡晨曦,李翔,余庆涛向孩子们介绍实验仪器“光影魔法”初体验。在临时布置的“光影实验室”里,支教队员胡晨曦,李翔指导孩子们两两一组,用蒙上薄纸的纸杯对准燃烧的蜡烛。“快看!蜡烛的影子是倒过来的!...
报道转载如下:“老师,银河里有多少颗星星?”去年夏天,安徽师范大学大一学生陈志伟在安徽安庆市岳西田头乡支教时,沉默的男孩张小龙(化名)总追着他问。陈志伟发现,张小龙爱画画,课本上画满符号,每天下午便成了他们的“画纸时间”。陈志伟临别,小龙塞给他一张画:星空下的小人旁写着“明年见”。一句“明年见”,成了跨越300公里的约定。前不久,安徽师大历史学院赴岳西爱心支教与文化宣讲团队再赴岳西。陈志伟如约归来,张小龙和同学们如归巢雏鸟般扑进他的怀抱—...
报道转载如下:2025年7月11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山东省两市非遗诸城派古琴艺术调研团队来到青岛市诸城派古琴协会开展深度交流学习。学生团队此行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的传承与发展,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与艺术互动交流。图为安师学子与青岛诸城派古琴协会老师们合影古琴艺术寻根,特色技法获深度解析。在交流活动中,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青岛市诸城派古琴协会主席,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高波老师带领青岛市诸城派古琴协会的老师们对诸城派古琴的历史脉络、...
报道转载如下:[文/姚靖萱 摄/农芯愉 杨心蕊]为探索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7月7日清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姑孰新韵,振兴有我”社会实践团队赴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陇镇麻村开展调研。夏日炎炎,热浪滚滚,团队成员顶着高温分成两队,一队聚焦直播助农模式,专访“网红书记”姚其飞;另一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问卷调查,用脚步丈量乡村发展脉动。直播助农行:“网红书记”的乡村振兴实践当涂县大陇镇麻村地处大陇镇最西端,...
报道转载如下:知识传递希望,教育点亮未来。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7月1日开始,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π递“七彩假期”实践团队奔赴广德市四合乡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数学知识与趣味教学相融合,通过思维训练、艺术引领等形式,激发当地青少年的学习热情,用青春智慧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小朋友们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在广德市四合乡的一间明亮教室里,孩子们正围在实践团队老师身边,...
报道转载如下:“这样的化学实验可太神奇了!”在阜阳市半岗镇中心学校的支教课堂上,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爱心支教团队正在进行科学实验,一个个趣味实验让学生们惊叹不已。依托生命科学学院专业优势,实践团队设计和开展了相应的科普实验课程。向娜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白醋、肥皂水与紫甘蓝水的化学反应实验,先将紫甘蓝碎片在水中捣碎并过滤残渣得到实验需要的紫甘蓝水,再向两个杯子中分别加入肥皂水和白醋,将紫甘蓝水加入到杯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