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近日,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北省沧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感谢信。信中讲述了一段跨越80年的心愿达成故事——80岁的于俊乔老人终于拥有了父亲于宝常的画像。时间回溯到1945年初,时任八路军津南支队二营副连长的于宝常在河北省沧县东部地区率部打击日伪军时,不幸头部中弹牺牲,年仅28岁。彼时,他唯一的孩子于俊乔刚满六个月,从未见过父亲的模样。80年来,拥有一幅父亲的画像,成了于俊乔老人心中最深的期盼。...
报道转载如下: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师生在社会实践中关注到闲置乡村小学现状,两年来,他们深入6个省份的42个城市,对341所闲置“村小”开展深度调查,剖析其现状和困境,提出再利用建议。此外,团队希望通过“挑战杯”“国创赛”等大型赛事,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闲置“村小”问题,进而为更多闲置“村小”再利用提供改造方案,推动其重焕生机。(廖兴 纪舒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视频提供: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闲置“村小”...
报道转载如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这一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善用社会“大课堂”讲好“大思政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把握主导权,构建实践育人大格局。...
报道转载如下:8月23日,安徽省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果专项展演现场活动在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卢鹏,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刚出席活动,并与来自全省各地的师生代表共同观看演出。本次展演活动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承办,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徽风皖韵”为主题,旨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小学生提升艺术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现场展演节目涵盖民歌、民乐、...
报道转载如下:图为中分村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坚持以红促绿、以绿带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记者 陈洁 摄编者按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武装抗日旗帜、紧密团结广大群众,英勇无畏、浴血奋战,取得了伟大胜利,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日起,芜湖传媒中心所属《芜湖日报》《芜湖新闻联播》等平台将共同推出系列报道“江城烽火记 奋进铸华章”,实地走访芜湖当年战斗遗址、...
报道转载如下: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深入探索“行走的思政课”,以社会课堂动态地“走”为脉络,串联“看(认知)、讲(认识)、思(认可)、做(认同)”四个环节,让思政教育从书本里的文字变成行走中的实践。据了解,该校从2001年起探索社会实践“双导师制”,利用社会大课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推动“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2024年,学校申报的“新时代高校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与保障机制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重点项目立项。...
报道转载如下:“新课标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注意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维度去设计教学。”近日,来自西南大学的荣维东教授受邀在安徽师范大学暑期小学期课堂里,为师范生们深入剖析实战教学。自2023年起,安徽师范大学连续三年暑假开设暑期小学期课堂,从全国范围内精心选聘教学名师担任特聘教授,为师范生们全方位“充电补能”,全面强化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
报道转载如下:7月,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雄光村,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员深入农户家中走访。编者按真实的基层什么样?不管是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还是亲赴乡村工作的毕业生,他们给出的答案一定和当初的想象不一样。只有了解基层,才能真正读懂中国。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也是投身基层工作的初衷。正是在“深入”的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们找到了“我能为乡村做些什么”的答案,进而选择在毕业后服务基层;...
报道转载如下:艳阳高照,暑热正盛。这个暑期,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校园里,该校4个年级、11个学院、45个专业的2672名本、硕学生并未放假,他们在学校聘请的89名“特聘教授”的指导下,开展暑期小学期的培训。记者了解到,自2023年起,该校开设的暑期小学期已连续三年为6000余名师范生们全方位“充电补能”,同时结合暑期小学期,学校创新开展“金牌师范生”评选,打造师范生培养“安徽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名师实训“强”...
报道转载如下:八一前夕,宿州盛圩战斗烈士纪念碑前,安徽师范大学“丰碑铸魂”实践团队丁凤婷正对着镜头详细介绍纪念碑的建造背景和意义,声音庄重而有力。19名大学生驻点2天,在思政课教师安建增和专业课教师潘晓军的指导下,收集整理陵园历史资料,完善碑文的历史脉络,又一篇“碑”后故事即将成稿。3年里,团队实地调研了安徽16个地市224个革命历史碑刻,两位老师已经记不清讲了多少堂纪念碑前的思政课,这正是安徽师范大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