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习资料 重要讲话 正文

新华社评论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作者:台启权 预审:黄彦锴 时间:2008-10-20点击数: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 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新华社评论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日公布。这份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发端于农村。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对全国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决定》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评价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历史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矛盾突出。顺应趋势,正确应对,才能巩固发展农村的好形势。《决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是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精辟概括,警示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毫不松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着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根据当前城乡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决定》作出了我国3个“进入”的基本判断:一是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二是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三是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从这个基本判断出发,《决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3个“作为”的新概括新论述有机联系,体系完整,是指导“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这张涵盖了农村体制改革、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围绕这个基本目标任务,《决定》提出了5项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这5项重大原则,既是农村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新时期农村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切实遵循。

制度建设是体制创新的集中体现和最终成果。《决定》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六方面提出了改革创新和规范完善的新举措。这些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的突破,将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

建设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决定》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决定》明确提出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并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扶贫开发、防灾减灾、社会管理等8个方面提出具体部署。众多高含金量的“实招”,回应了亿万农民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期待,必将有效改善农村民生。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围绕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决定》从工作机制、基层组织、党风廉政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着力点是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理论上有新创新,政策上有新突破,举措上有新实招,对农民有新实惠。贯彻落实好《决定》精神,扎扎实实地把《决定》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就一定能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