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田刚应邀出席我校第8期“花津大讲堂”,作《数苑漫步》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胡靖出席报告会并致辞。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尹会成、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600余人参加活动。

胡靖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田刚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其长期以来对我校数学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的关心指导表达诚挚谢意。他指出,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皇冠,是推动其他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感受数学魅力,激发探索未知的兴趣,学以致用,勇攀科学高峰。

报告会上,田刚院士从数学的抽象本质入手,围绕“数学之美”“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的应用价值”等内容,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数学如何从生活万象中抽离,却又精准映射出世界的内在规律,让师生直观感受到数学的巨大价值,领略到数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他将思考数学问题比喻成爬山,鼓励同学们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身处逆境、面对挫折时要不轻言放弃,努力坚持,尽情享受数学探索过程的乐趣。

在交流互动环节,问及“如何看待数学与AI未来可能的交叉突破”时,田刚院士表示,“数学与人工智能正在上演‘双向奔赴’,二者的共生关系蕴含着无限可能。这些交叉领域的突破,本质上是在重构数学与计算的对话方式。数学不仅是AI的基石,更是被AI重塑的前沿战场,这种双向赋能正在酝酿新的科学革命范式。”
“田刚院士的报告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深远力量。他提出的‘下苦功夫坐冷板凳’启发我统计学的学习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根基,更需在算法实现、跨学科应用中锤炼能力。我将以深耕理论的定力与探索实践的勇气,在数据科学的浪潮中追寻数学的真理之光!”来自2024级统计学专业的信子文说。
田刚院士是国际著名数学家,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4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在复几何、几何分析及数学物理等领域作出一系列重要工作。本期“花津大讲堂”由数学与统计学院与校团委联合举办,得到学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欢迎,1.6万余人次线上报名参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