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学要闻 > 正文

【中青报】陈博群:创业不能一开始就指望成功

时间:2017-03-22 浏览量: 作者:陈骁

  

中国青年报北京315日电(记者 王梦影   原题:两会青观察·大学生创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这几天,22岁的创业者陈博群一直在关注全国两会。他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这令他为之振奋。

陈博群是安徽师范大学2013级空乘专业的大四学生,他在校期间经历了数次创业。有数据显示,2016年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人数达61.5万人。这是年轻人创业的最好时机。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说,80后、90后是幸运的一代。

在这个最好的创业时代,陈博群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大二那年,他创办了服务合肥市大学城师生的送餐网络平台点小二,但不久就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又开始倒腾无人机,为企业提供航拍服务。

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段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的演讲视频,听到这位互联网大佬谈论自己的迷惘,陈博群深受触动。在他看来,迷惘是贯穿整个创业过程的心理状态,但它也会迫使自己不断思索:接下来该怎么做?

拥有创业的热情并不等于必然会成功。产业、团队和地域都会影响创业项目的发展。陈爱莲说。

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则建议想创业的青年先去打工。这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非常看重实践。

陈博群此前的不少创业伙伴在毕业后选择就业。他们发现,自己找工作比同龄人要得心应手,实习期也表现得更好。

这些尚未走出校园的学生已经通过创业获得成长。从报税到企业运营,从和人打交道到发掘市场需求,他们都已在创业期间实践过了。

尽管很迷惘,但陈博群并没有放弃尝试。最近他扎进图书馆,开始为今年4月的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做准备。他希望未来能在基金领域工作一段时间,从投资者的角度观察一些项目,反过来加深对自己的项目乃至整个市场的理解。

创业更重要的是经历。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创业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的内容之一。

在他看来,双创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具备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包括主动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也赞同双创教育重在培养精神、态度和能力。他认为,大学生可以在系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陈博群说:大学阶段创业不能指望一开始就成功,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能更好地与社会结合。

陈博群心中对未来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规划:在这个众创空间里,把有创新意识的同学联系起来,理工科背景的同学钻研核心技术,商科同学贡献对市场的分析能力,在交流和头脑风暴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和合伙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花津南路 电话(传真):0553-5910200

电子邮箱:ahsdtw@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9 安徽师范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