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通讯社(研究生支教团 李希 赵将)“我的老师来了!”,一群孩子一边站在校门前你争我抢地喊着,一边奔跑着扑向志愿者们。从我校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赴宿松县“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爱心夏令营开营以来,这便成为宿松县实验小学门前每天都能看到的风景。6天时间、13名志愿者、80多名小营员、10余次主题活动……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用眼睛记录生活中细微的点滴,用声音咏叹祖国美好的山河,用双手描绘心中憧憬的梦想,用爱、责任和理想在泥土芬芳中续写青春故事,学做“好老师”,争当“筑梦人”。

激发,让活力绽放课堂
“我是学神,就爱语文”、“男神男神,一鸣惊人”、“旅游团,帅气男”……夏令营里的孩子们各自奋力地喊着他们小组的口号。开班伊始,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志愿者们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意愿,创新性采用学生选老师的分组模式。每位同学根据志愿者们的自我介绍,选择加入任何一名志愿者所带领的小组,学生们还可以结合每组特点,自主设计组名和口号。“课堂气氛好活跃啊,各组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样才学的有劲”,陪孩子来参加夏令营活动的一位学生家长如是说。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绘画青春组的孩子们跟着志愿者孙莉在舞台上陶醉地边唱边跳。“我们组的小孩都有点内向,甚至不敢上讲台讲话,所以我帮他们排练了这个歌舞,希望他们勇于展现自己”,孙莉说。志愿者们在充分了解每组学生后,会根据他们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多方位的发掘自我,逐步成长。除小组活动外,志愿者们还拓宽教学思路,每节课都融合多种授课方式,如直接讲授法、情景、案例教学法、模拟演练法等,吸引学生的注意。

体验,让知识点亮生活
学生在平时课堂上学习的大都是应试内容,往往忽略了生活中需要注意点滴,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志愿者们安排了感恩和安全知识方面的课程。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播放这首歌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一边唱着,一边默默流下了眼泪。“爸爸妈妈供我们上学”、“给我们衣服穿”、“烧饭给我吃”……大家纷纷站起来例数父母为他们的付出。“我的孩子中午回来突然跟我说,他爱我,我差点都哭了”,一位学生家长告诉志愿者们。

“喂,是119吗?”,一名学生站在讲台上模拟拨打火警报警电话。暑期是安全事故的多发期,结合安全实例,志愿者们就交通安全、游泳安全、饮食卫生、出行安全、火灾自救、恶劣天气防护等安全问题开设了专题教育课,并采取小组比拼、安全知识竞赛的方法,激发同学们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

感悟,让祖国铭刻心中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将爱国意识潜移默化的根植于每个孩子心中,志愿者们设置了系列爱国教育课程。
美丽中国展示会,志愿者们一边播放祖国风景的宣传片,一边介绍各地的风土特色,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时不时发出几声惊呼,完全沉浸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绘画中国课,简单明快的线条、五彩斑斓的色彩、天马行空的想象,同学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纷纷画出自己心中祖国的样子。爱国事迹宣讲会,不论是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还是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每一位爱国仁人志士的故事,都让同学们为之动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红歌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孩子们用动人的声线歌咏着祖国,唱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描绘,让梦想发芽生长
“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少年儿童们的寄语。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我梦想成为一名编剧,因为我喜欢写东西”、“我有我梦,我梦即中华富强之梦”、“我们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做起”……这些话语都是同学们在志愿者们组织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上的真情流露,他们自信地说出自己梦想,其中有切实质朴的个人发展之梦,也有报效国家的民族大梦。

除了鼓励孩子们参加演讲比赛,志愿者们还利用课余时间播放了中国梦相关的动画短片、励志歌曲,“希望孩子们可以把梦想转化为进步的动力,一步步地将它们实现”,志愿者李敏如是说。
“老师,我要送你一架飞机,这样你就能天天来看我了”,六天的课程即将结束时,一名学生抱着志愿者含着泪说。校党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李忠在宿松县参加会议期间,专程看望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们,勉励大家刻苦学习,提升素质,争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6天的宿松支教,我校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学做“好老师”,争当“筑梦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接下来近1年的赴川支教之行做好了充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