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通社讯(文/胡苑茹)分享青春故事,携手扬帆起航。近日,学校组建了“青春导航”优秀大学生典型事迹宣讲团,面向2015级新生开展典型事迹宣讲,通过发挥优秀大学生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大学新生树立学习榜样,学先进、当先进、超先进。
宣讲团由来自全校各学院的12名师大骄子组成,他们励志、拼搏、自强不息,不同的人生故事贴上了同样青春热血的标签。在新生看来,台上的是光芒耀眼的学长学姐们;在宣讲团的他们看来,台下的新生,似乎就是几年前他们进入师大的自己,同样的青涩,同样的心怀梦想……

人生的体验,在于最多而不是最好
“如果你现在还不能确定自己要的是什么,我想我们需要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圈。”舒心,来自国旅学院2012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一的她从进校开始就十分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在校内积极参加大学生记者团、青年通讯社参与校园新闻报道,正如她的名字一般,依心所好广泛参与各种文体活动,积累了课堂知识之余,更充分锻炼了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大二的她逐渐深入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圈子,从赴清华参与第六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到积极备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办的“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全球学生挑战赛,生活无处不充满挑战,舒心选择不断迎接挑战,用朝气与梦想,成为了四年前自己所期望的“独当一面的人”。
“在你眼里的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初升的旭日,是竟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欢快律动的音符?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青春的定义,而我关于青春的定义是:去做一个梦,一个可以完成的梦。”来自美术学院的杨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模范好老师”,在校表现优异的他成功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第十五届暨安徽师范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精彩故事就这样不断延续。

自强绽放希望,汗水浇灌科研繁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师大校园里,不乏家境贫寒的自强之星奋斗翱翔在自己的蓝天的励志故事。蒯龙和朱承节,来自化材和环工学院的两位大男生就是他们的代表。心怀梦想,指引他们背上行囊,来到了赭麓花津,来到了铸就梦想的地方。
在校刻苦奋斗的蒯龙在2012年前往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访问学习一年。四年中,他将自己获得的成就归功于不断地积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并在每一个疲累的时刻咬咬牙坚持,“我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所以年轻人还是“逼”自己一把,因为那时候我们就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了。”
古孜里努尔·艾尼瓦尔,这个拥有与校内许多同学不太一样面孔的新疆姑娘,作为师大第一批新疆籍学生,在这里也度过了属于她自己的大学四年。从小家境贫寒,与羊为伴的她在考取师大后,不断克服语言、水土等困难,学校老师同学的关心帮助让她渐渐适应了芜湖的生活。用心回馈大爱,她参与各类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走访乡村,坚持无偿献血,用一系列的实际行动向她心目中的榜样——雷锋学习,成功荣获“自强之星”称号的她也在学校里圆了她的入党梦。明年即将毕业的她,从新疆吐鲁番到江城芜湖,从天山牧羊女到大学团支书,从“连汉语都不会说”到如今为数百名汉族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平凡的她在安师大圆了自己的“自强梦”。

你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变成最好的自己
“曾经有句话说人生有三大遗憾,一是鲫鱼多刺,二是海棠无香,三是在老去之后发现没有拥有能让嘴角上扬的青春。而20左右的我们正处于年少锦时,因此拼搏奋斗应该是我们的代名词。”作为师范生的李雅雯在台上娓娓道来,一点一滴地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大学每个阶段的心路历程。当别人周末都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时,大一的她在室友们的眼中常常是不见人影的,教室、图书馆、社团、寝室,李雅雯的生活四点一线,她把自己的生活排的满当当的充实。有过痛苦,有过迷茫,可是,当大大小小的嘉奖荣耀地记录下她的名字,一切都变得再值得不过。“你要相信,希望总在坚持后”。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去经营,奋斗的青春才最美丽。
登上大礼堂的舞台,是徐雅萍大一起就有的一个关于表演的梦。如今,早已成为优秀校园记者的她站在了舞台上,分享她在校园记者之路上收获的感悟。“让自己的心中潜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室友笑称徐雅萍是一个只要进入寝室就能看到她“噼里啪啦”敲击键盘的姑娘。从开始天天写稿到深夜,到渐渐对各类稿件驾轻就熟,作品刊登在各大媒体,徐雅萍用坚持的历练,为自己研磨出了洗尽铅华的笔墨。“大学是场青春的历练,而青春是不计较得失的”,上进心、平常心,生活也给予了她责任心,三心合一,造就了现在优秀的她,也将激励未来的我们。


如今的他们,未来的我们;如今的我们,未来的他们。生生不息的师大精神就在青春与梦想中代代相传,赭麓山边,花津湖畔,这里,上演着千千万万个青春故事,这里,有他,有你,有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悔岁月。
期间,校团委回应学生诉求,及时答疑解惑,围绕“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方案”做了专题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