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通社讯(胡树亮 宁嘉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今年暑期,安徽师大学子利用线上交流、线下走访的方式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在创新中推动文艺发展,展现时代风采。
以剪绘心,复刻传统记忆
“我们希望在同学们心中撒下剪纸艺术的种子,艺术传承我们这代人也得继续去做。”文学院“以剪为媒,绣出青春”传统文化传承团队队长何佳琪向记者说道。剪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积淀着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由于时代的发展,剪纸艺术如今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今年暑假,安徽师范大学“以剪为媒,绣出青春”传统文化传承团队再次出发,邀请专业的剪纸老师,利用录制视频、线上教学等方式提供丰富的剪纸网络课程,给广大青年学子带来了一堂堂生动的文化教学课。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们不断创新,将动漫、抽象画等现代元素融入剪纸艺术之中,结合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为剪纸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以笔为言,道出民族匠心
为弘扬防洪抗疫精神,美术学院“描绘青春防洪抗疫”版画云创作团队以医务工作人员和前线抗洪战士为主体,以版画的形式描绘一幅幅宏伟的防洪抗疫图。由于版画创作需要雕刻、印刷等复杂环节,每名同学在此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制作的过程中保持着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对于每一步都反复打磨直至满意。制作的过程中,团队的指导老师也会经常和队员们交流,解决队员们遇到的难题,团队的线上讨论十分热烈。“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总结出,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盛是紧密相关,应该是同步的。”朱敏同学激动地说道,“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那些最可爱的人们加油助威!”

以音传情,献礼建党伟业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华灿烂现出新世界。”伴随着激荡悠扬的红色民歌,音乐学院“献礼建党100周年”音乐作品采编团队踏上了六安老区红色歌曲采编的实践之路。团队成员多次走访老区文化馆、拜访当地老艺术家,目前为止已经收集了一百多首包括山歌、秧歌、小调、号子等在内的红色民歌,队员将其中富有特色的歌曲片段进行编舞表演。团队计划汇编一份红色歌曲集,并且在调研报告中对大别山地区民歌进行详细介绍,以及记录此次调研的心得感受。该团队姜子木同学向记者介绍道:“我们深入了解、学唱红歌,希望能通过这种形式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更希望用自己的所学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今年夏天,安徽师大学子与时代同频共振,用自己的努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文化,在艺术天地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