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团学要闻 正文

【学雷锋 在行动】学校举行2022年“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暨春季学期课后服务志愿者派遣会

作者:王儒钰、刘晨 编辑:张虹 预审:张薇薇 终审:汪凯 时间:2022-03-03点击数:

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学校举行了2022年“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暨春季学期课后服务志愿者派遣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林,芜湖市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李兵,共青团芜湖市委副书记钱彬彬,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各学院团委书记、相关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志愿公益类学生社团代表和全体课后服务志愿者参加本次活动。

启动仪式上,李兵介绍了课后服务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他指出,该项目启动以来安徽师范大学作为芜湖首批“课后服务合伙人”(全市仅2所高校入选),利用大学生日常志愿服务优势项目,点对点深入芜湖市中小学开展课后“四点半”志愿服务工作,成为芜湖市推进落实“双减”政策的一支重要青春力量。随后,钱彬彬宣读2022年春季学期课后服务志愿者名单,他勉励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成长为有“大作为”的“小先生”。

图为芜湖市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李兵介绍项目开展情况

图为共青团芜湖市委副书记钱彬彬宣读志愿者名单

往届志愿者代表武梓寒、汪珊珊、郭宇恒通过展示书法、朗诵、小提琴演奏,进行了课后服务风采展示,并在现场分享了他们进行课后志愿服务的心得体会。萃文中学的演讲课小老师,2019级播音专业汪珊珊同学说道:“一个学期的‘小老师’经历,我不仅看到了班里孩子们的改变,也看到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与改变。”2022年春季学期课后服务志愿者代表喻仲元发言,他展望即将开始的课后服务工作,呼吁大家以青春之我,赴时代之约,担教育之重任,为新时代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课后服务校内指导教师、音乐学院团委书记高燕在现场分享了她与志愿者们参与课后服务的故事。

图为课后服务风采展示

授旗仪式环节,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为志愿者团队代表授旗,全体志愿者起立宣誓,立志做光荣的青年志愿者,尽己所能,在躬身实践中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图为授旗仪式环节

图为宣誓仪式环节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林做动员讲话。他指出,课后志愿服务项目已成为芜湖市“紫云英人才计划”和“行知计划”招引培育青年人才扎根创业、建功立业的“强磁场”和“实验田”。他通过“三问”,向志愿者阐释如何更好地学习雷锋精神,朝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志愿者目标而不懈奋斗。最后,他寄语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熠熠闪光,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图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林做动员讲话

启动仪式之后,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王芳和用人学校代表萃文中学校长陈梅芳分别对志愿者进行教师教育和课程设计专题培训。

图为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王芳做专题培训

图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萃文中学校长陈梅芳做专题培训

2022年春季学期,在首期试点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优化拓展课后志愿服务项目和机制,变定向遴选为公开招募,校内双选会得到了来自全校18个学院700余名志愿者的热烈响应,报名人数较首批招募翻了近3倍,大学生对课后志愿服务项目的品牌认知度、参与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最终,通过志愿者与用人学校双向选择、相互匹配,经集中选聘、面试考核,65名志愿者即将深入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项目。

图为志愿者招募校内双选会现场

图为用人学校开展志愿者集中选聘面试

据悉,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破解了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师资难题”,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切实促进教育公平,营造了良好教育生态,对促进人才培养、推动城市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将继续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和师范生培养特色,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调动更广泛同学的参与,促进形成志愿服务助力“双减”落地的长效机制,不断满足江城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深化“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