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公告栏 正文

关于举办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试验暨作品大赛校级选拔赛的通知

作者:陈冰洁、王申振 编辑:王申振 时间:2022-03-16点击数:

各学院、有关单位:

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即将启动,根据《安徽省科协关于举办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安徽赛区比赛的通知》精神,现将学校选拔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校全日制本科生、专升本、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可作为项目团队成员参赛(不作项目负责人)。

要求:每支参赛队伍由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组成。每支参赛队伍由最多4名参赛选手和1名学校指导老师组成。

二、竞赛内容

按照大赛规定,大赛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考查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能力。大学组参与创意作品单元的竞赛。创意作品突出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设置一个命题智慧社区,以智慧社区为背景,鼓励学生围绕家居生活、社区服务等方面,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利用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相关技术创作作品解决问题,实现既定目标。

作品创意可以围绕家居生活和社区活动进行设计,尝试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并利用参赛作品展示未来生活场景的解决方案。作品须利用与AIoT相关的技术实现作品既定目标。参赛队伍要大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体现AIoT技术在快捷、高效、便利、安全等方面给日常生活的赋能。作品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向:

(一)智慧家居

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设备正在步入我们的家庭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对未来的家居生活场景进行大胆创意,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模型系统加以展示。作品内容可以涉及家居环境的智能化监控和自动化管理、家居设备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家人健康数据检测设备及系统等,通过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场景,例如:

1.疫情防控常态化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出游,在未来的客厅中,足不出户就可以仰望星空、游历山川,享受愉悦身心的出游体验;

2.高质量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卧室中,助眠系统可以帮你安然入睡,同时可以自动监测睡眠质量,并根据你的生理参数自动调节房间的温湿度等环境参数;

3.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始终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互动交流系统无处不在,家人之间可以随时随地相互了解各自状态、智能互动。

(二)智慧物业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区环境管理和服务设备及系统进行大胆创新,通过模型系统实现创意想法。作品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1.现有社区环境或家庭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远程管理,例如社区植物的智能浇灌、智能路灯、排水系统监控、家庭的水电气表的远程监控等;

2.丰富的智能化装置和系统替代人力,实现社区的日常管理,例如可以实现智能巡逻、智慧安防、自动清扫、智慧防疫等;

3.社区的信息系统逐步丰富和智能化,例如可以实现小区动态信息的智能发布和接收、邻里智慧互助等。

三、赛程安排

(一)学院预赛(20223月下旬)

学院在各班级推荐的基础上,组织学院预赛,推荐作品参加学校决赛,于41日(周五)17点前向组委会报送本学院参赛作品方案(附件1)、作品视频、参赛承诺和声明(附件2)及参赛汇总表(附件3),材料电子版发到电子邮箱:15055301457@163.com,纸质版(1份)送至计算机与信息学院1号楼102辅导员办公室。

(二)学校决赛(20224月上中旬)

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预赛报送的作品进行评审,确定校级比赛奖项,决赛具体时间及形式另行通知。

(三)作品完善(20224月中下旬)

学校竞赛领导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获奖作品进行指导完善,425日前择优推荐作品参加省级比赛。

四、赛事规则

各参赛队伍须寻找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利用AIoT技术予以解决或优化,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提交自身作品图文阐述及视频至大赛官方网站,成品须利用开源软硬件进行制作。

(一)提交材料要求(格式附后)

1.作品方案

PDF格式,大小100M以内;作品图文阐述,需简单明了,必须包含但不限于:

1)设计背景和目标;

2)对相关文献、产品、应用系统或社区管理部门的调查研究报告;

3)设计思路;

4)作品创新点(需包括作品中原创代码算法、核心技术亮点等,突出自主原创内容);

5)材料清单和相关要求,包括软、硬件名称、类型等;

6)制作过程,包括至少5个步骤,每个步骤需配合图片和文字说明;

7)作品成果,包括外观图片、功能介绍、演示效果等,并提供必要的使用说明;

8)队伍成员介绍和工作分工说明;

9)团队工作讨论记录表。

2.作品视频

5分钟以内,MP4AVIMOVFLV格式,大小100M以内;包括但不限于重要制作过程、作品操作和演示过程等。

3.参赛承诺和声明

PDF格式,大小10M以内;

参赛队伍填写原创承诺、版权声明和肖像授权声明等,打印签字后提交(附件2)。

(二)评审标准

评审专家主要从科学性、创新性、技术性、实用性、完整度方面进行考查。

1.科学性

作品主题、创意和应用等,均符合科学原理,没有原理上的错误;作品展示过程能够体现出相关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

2.创新性

作品设计独特,立意巧妙,体现出创作者的新奇想法;作品使用简单的方法或手段解决了相对复杂的问题;作品能够为实现某种目的提供一种创新的、有意义的改进方法。

3.技术性

作品合理、恰当的应用了AIoT相关技术,巧妙的完成既定任务;作品综合运用了各种技术,包括手工制作、数字制造、程序设计、数字建模等。

4.实用性

作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或能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作品可以为某一领域中常见的问题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方案;作品设计合理,成本控制合理。

5.完整度

作品设计能够很好的诠释主题,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作品方案、视频等内容完整,能够展示创作过程;作品成果演示顺利。

五、表彰奖励

决赛设置奖项若干,对获奖作者发文表彰,并颁发证书。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全国、全省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六、活动认证

本次活动为学校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规划,使用第二课堂信息管理系统报名。认证纳入B模块,即专业技能与职业导航。具体分值标准如下表:

级别

优秀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班级

0.2

0.3

0.4

院级

0.4

0.5

0.6

0.8

校级

0.8

1.0

1.2

1.4

省级

-

1.6

1.8

2.0

国家级

-

2.5

2.8

3.0


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团委: 陈冰洁(5910389

校团委: 王申振(5910200


附件:

1.作品方案

2.参赛承诺和声明

3.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校级选拔赛作品汇总表

4.安徽省科协关于举办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安徽赛区比赛的通知



科学技术协会、团委、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2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