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51名“江淮环保行”农村中小学生环保宣教服务团志愿者顺利返回学校,结束了在南陵县为期10天的农村中小学环保宣教实践之旅。这标志着我校与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的农村中小学环境教育合作项目赴农村实地推广部分圆满完成。
迎着落日的余晖,大学生志愿者们虽然皮肤晒得黝黑,但是红扑扑、汗涔涔的脸蛋上分明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出发时盛满文具、小玩具、环保袋的行囊早已被热情的乡亲、中小学生们塞满西瓜、玉米、黄瓜和西红柿。在10天的环保宣教过程中,志愿者们和南陵县善良淳朴的村民以及热爱自然的中小学生们大手拉小手,不畏酷暑,不畏泥泞,环保路上一起走,在认识环保、接纳环保和践行环保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尽管食宿条件艰苦,尽管缺少多媒体教学设备,尽管没有风扇的教室闷热难耐,尽管暴雨后路途泥泞,这都丝毫没有影响大学生志愿者和“环保小使者”们对于环保知识的追求和建设“绿色家园”的信心。“环保小使者”在课堂上爱不释手地捧着志愿者们自己编写的、印刷精美的环保手册,津津有味的汲取环保知识;在“酸雨游戏”、“生物富集游戏”、“家乡绿地图绘制”等等体验式游戏的欢声笑语中坚定了投身环保的信心;在炎炎烈日下拿着自制的“环保袋”和“废电池回收盒”,活跃在村镇大街小巷拾拣塑料袋、包装盒、一次性饭盒等不可降解的“白色垃圾”和挨家挨户收集废弃的电池;在商场里向叔叔阿姨们发放环保传单,推荐节能家电;在田间地头用稚嫩的声音为乡亲讲解展板上的环保知识;在家里的严格“监督”父母、家人不够环保的言行……在51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带动下,来自南陵县许镇镇、籍山镇和弋江镇10所中小学的300多名中小学生“环保小使者”成长为坚定的“环保小卫士”,以“小习惯,大改变”为目标捍卫自己家乡的青山绿水。同时,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访生态养鸡场、空心砖厂、食用菌协会研究所、生态农业基地,走进村头街道、农户家中,在田间地头讲解宣传展板,放映环保宣传片,发放宣传单,赠送节能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详细了解当地环境保护现状和村民的环保意识。朴实热情的村民们积极配合志愿者们的访谈调研。大爷大娘们不了解环保,志愿者就举着例子给他们慢慢解释;不识字,志愿者就逐条把问卷上的问题读给他们听;对于生活中的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问题,志愿者们为乡亲们详细分析、提出建议。通过志愿者们的宣讲,许多村民对环境保护有了一定的概念,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祖辈流传下来的行为习惯是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我不识字,但是我知道,咱这环境需要每个人一起保护,”家住朝阳组的梅金发大叔诚恳地对志愿者们说:“你们的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我校51名大学生志愿者秉承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滋润根本”的理念,将环保的种子播散在10所中小学学生的心田,将环保的火种播散在南陵3个乡镇10所村庄的热土,为地方环保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尽绵薄之力。他们的环保之旅也引起了中国共青团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公益新闻、中国妇女报、共青团安徽省学生工作网、安徽市场报、大江晚报、芜湖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据悉,志愿者们实践结束后正在认真整理实践日记和调查问卷,积极撰写《乡村环保见闻录》和调研报告。(文/校团委 梁燕 图/纵榜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