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青马工程 正文

师大青年觅“十一”

作者:青通社总编辑 预审:黄彦锴 时间:2016-10-12点击数:

  

青通社讯(记者 魏鑫鑫  戴昕暝)101是新中国67岁生日,我校广大同学用不同方式度过属于自己的充实富有意义的国庆假期。

101开始,很多同学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曾说,“出差很长时间从国外回来,下了飞机居然没先回家,而是直奔他最喜欢的那家牛肉拉面店,一大碗连汤带水吃下去,出了一身的汗,这才觉得到家了。”的确,所谓想家,原来就是想家门口的那碗牛肉面。“家里有可以随意翻滚的大床,有速度很快的无线网,更珍贵的是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守望。”国旅学院2016级土地资源管理的蒋思雨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提到回家,文学院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的周赢赢也说道:“拖着行李箱,走过家门口的面馆,看到街头的老鞋匠,还有老旧的报刊亭……感觉自己一下子回到了童年。”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回家,他的内心内心感到十分激动,“想念热腾腾的蒲包干、沁人心脾的荷花羹,还有外婆揉的糯米圆子……”重新回到家乡,同学们或多或少都能收获一份惊喜。古诗中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确,没有什么抵得过父亲杯中酽酽的茶,母亲指尖绵长的线。

“十一”黄金周,旅游也是许多同学们的度假方式之一。旅途中,自然的风景沁人心脾,人文的风景也在不经意间触动学子们的心。地铁站每天人来人往,人多的地方故事就多,感动也会双倍。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新闻学的张付钰便在北京地铁站收获到了不一样的感动。“北京地铁很方便,但对于路痴的我来说还是容易迷路,让我感动的是每次问路都能得到帮助,顺路的人会让我一路跟随着他,不顺路的人也会一直讲解到我听懂为止。”“有一次下雨天等地铁时,我遇见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妻,等候区没法避雨,他也没有伞,我就把我的伞尽量往他们那边倾斜。”除了收获感动,张付钰也在旅途中传递感动,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只是发自内心的想把一份善意传递给别人,“旅行收获的不只是纪念品和照片,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这一整座城的温暖。”

秋风闭户,夜雨挑灯,卧读便觉神怡。国庆外出游玩的人一如既往的多,国旅学院2016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戴昕暝便放弃了出游的计划,选择在安静闲适的书店中度过国庆假期。在她的家乡合肥,许多书店都转型成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阅读场地。她说道:“以前在书店里蹭书看总是有工作人员嫌弃地将读者赶来赶去,如今书店环境都装修的十分清雅,循环播放着轻音乐,还为读者提供饮用水和坐垫。”抛开盈利,书店无疑成了浮躁的都市中一座小型的世外桃源,人们走进其中,饮一杯清茶,再读上几本书,洗涤内心的喧嚣。“如今的书店甚至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往”,戴昕暝感叹道,或是从书架上抽到同一本书,或是在读者推荐的便签上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或是在图书漂流中遇到自己心仪的书……无需互换微信号,只是简简单单的萍水相逢,就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心有灵犀之感。通过书籍进行心灵的互动,实在是妙不可言。

在假期中放松自己,在空闲中充实自己,虽然度假的方式不同,但是同学们都有所收获和感悟。重返校园,大家又将用青春风采引领校园新风,用满满元气为师大校园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