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孙老师,您真的回来看我们了!”4月6日,在四川省大凉山深处的普格县中学,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在结束1年支教工作后,安徽师范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孙悦遵守当初的约定,再度踏上从安徽芜湖开往四川凉山的列车,看望曾经的学生。跨越2000多公里,彝族孩子们想念的“小孙老师”重新站上讲堂。从长江之畔到雪域高原,20多年来,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一届届西部计划志愿者用青春热忱接力续写报效祖国、扎根西部的青春答卷。...
报道转载如下:阿卜来提为边疆生提供学业指导阿卜来提的军营生活□ 记者 田琦 陆婷婷5月的芜湖,石榴花绚丽绽放。火红的花瓣,映得人心里亮堂堂的。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的好消息从北京传来时,安徽师范大学的维吾尔族大学生阿卜来提·阿卜力克木正和部分边疆生围坐在校园石榴林下促膝长谈。这片石榴林共有56棵石榴树,象征着56个民族一家亲。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每次来到这里,阿卜来提总会觉得自己就是一颗小石榴籽。...
报道转载如下:阿卜来提的军营生活5月的芜湖,石榴花绚丽绽放。火红的花瓣,映得人心里亮堂堂的。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的好消息从北京传来时,安徽师范大学的维吾尔族大学生阿卜来提·阿卜力克木正和部分边疆生围坐在校园石榴林下促膝长谈。这片石榴林共有56棵石榴树,象征着56个民族一家亲。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每次来到这里,阿卜来提总会觉得自己就是一颗小石榴籽。从戈壁村庄到大学课堂阿卜来提是安徽师范大学学科教育(...
在安徽师范大学,有一群“00后”美术生,他们自称为“红色青春守护人”。 四年来,他们以守护红色青春为己任,接力开展“为烈士画像”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用手中的画笔还原400余名烈士容颜,让他们与亲人“团圆”,让一段段感人的英雄故事,从历史走进现实。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国军视网https://web.junhao.mil.cn/cms/rmt9502_html/0/0rmhlm/zxrm/zgjsw/5393779.shtml?share=true&type=5&articleid=5393779】
报道转载如下:4月26日,国际级运动健将,国家级武术裁判,国际武术联合运动员委员会主任、执委会委员,武术套路金牌大满贯获得者,安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赖晓晓做客“花津大讲堂”,作《靠奋斗改变命运,靠拼搏创造奇迹》专题报告。安徽师范大学师生代表600余人参加活动。报告会上,赖晓晓从武术逐冠之路、武学兼修之行、爱武之心不变三个方面,深情讲述了自己的成长与奋斗历程,从走上习武之路到追求世界冠军梦想,从全运会冠军到武术套路金牌大满贯,...
报道转载如下:
报道转载如下:志愿者集结,帮烈士寻亲1948年,毛义富烈士牺牲在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上,年仅25岁。家人从此失去了他的消息,他的母亲也郁郁而终。2013年,一名叫周扬的志愿者参与了淮北市的一次散葬烈士墓集中迁移工作。“亲手捧起这些遗骨时特别震撼,那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啊……”此后,他决心为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经过十多年努力,周扬终于找到了毛义富烈士的后人。烈士的家人都不敢相信,“我说你们怎么找到了?这大海捞针呢!...
报道转载如下:4月1日,芜湖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课堂上传来阵阵惊叹声,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志愿服务队运用AI技术让烈士画像“活”了起来——黑白照片被赋予生动色彩,革命先辈展露温暖笑颜,仿佛穿越时空向孩子们讲述峥嵘岁月。清明节前,志愿服务队把AI技术引进红色教育课,让学生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安徽师范大学 “红色青春守护人” 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 4年来,大学生们接力开展“为烈士画像,送烈士‘回家’...
报道转载如下:4月1日,芜湖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课堂上传来阵阵惊叹声,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志愿服务队运用AI技术让烈士画像“活”了起来——黑白照片被赋予生动色彩,革命先辈展露温暖笑颜,仿佛穿越时空向孩子们讲述峥嵘岁月。清明节前,志愿服务队把AI技术引进红色教育课,让学生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4年来,大学生们接力开展“为烈士画像,送烈士‘回家’”...
报道转载如下:近日,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田刚做客安徽师范大学团委第8期“花津大讲堂”,作《数苑漫步》专题报告。他围绕“数学之美”“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的应用价值”等内容,让师生直观感受到数学的价值,领略到数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他同时鼓励同学们面对挫折时要不轻言放弃,努力坚持,尽情享受数学探索过程的乐趣。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s://s.cyol.com/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