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7月5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三下乡”团队来到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乔木乡敬老院,开展“传承红色记忆,情暖敬老院”的敬老关爱活动,他们为老人朗诵诗歌、带来趣味微宣讲并送上慰问,和敬老院负责人进行交流。活动增强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孙雨露 滕馨 唐冠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视频提供: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国青年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5-07/...
报道转载如下:泼墨成画!在安徽桃花潭邂逅诗意晨雾原报道阅读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rmhvideo/30049588796
报道转载如下: 近年来,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德市柏垫镇大刘村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相得益彰的特色发展之路。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大刘村,感受这座千年古村的美丽蝶变。 航拍大刘村。(谢伯涛 摄) 据了解,大刘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范氏家族在此绵延千余年。当地深入挖掘和活化利用范仲淹文化,...
报道转载如下:2025 年 7 月 1 日清晨,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赴芜湖重建身边的‘附近’” 实践团队的 13 名成员分成两组,分别走进了芜湖市镜湖区凤凰山社区和弋江区李巷社区。作为大二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暑期实践,真正理解项飙老师所说的 “附近的消失”—— 那种邻里间熟悉感淡化、社区纽带松弛的现象,到底在城市里是怎样的模样。初入社区:从 “广角观察” 到 “聚焦对话”7 月 1 日上午,凤凰山社区的王主任在访谈中直截了当地说:...
报道转载如下:🎊🎊7月5日的晨光穿透薄云,将金辉洒向大地。教科院全心全益赴阜阳临泉“筑梦未来"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热忱,踏上这场期待已久的红色文化研学之旅🔥【探秘临泉纪念馆,传承大别山精神】🔥⛰️历史坐标:随着"军民鱼水情"雕塑群掠过车窗,大巴缓缓停驻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前🚃这座镌刻着1947年壮阔史诗的建筑在晨光中巍然如史书立起❣️精神传承: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陈与沉浸式场景,我们重温了刘邓大军“...
报道转载如下:在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双重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从边缘辅助课程发展为现代教育体系的支柱性内容。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指出:心理筛查与早期干预可使教育效率提升23%,显著降低辍学率。2023年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发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强调"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2025年7月4日,在太和市蔡庙镇史庄村文明实践所二楼大讲堂内,安徽师范大学“萤火虫”...
报道转载如下:盛夏的皖南山区,绿浪翻涌,生机盎然。在安徽省东至县官港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食用菌产业基地里,一群年轻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安徽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师生们正穿梭在现代化大棚、菌棒生产线与电商直播间之间,用脚步丈量、用纸笔记录、用心感受这个山区乡镇将“小菌菇”做成“大产业”的生动实践。他们探寻的,正是官港镇立足特色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密码”。官港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报道转载如下:原报道阅读链接:【新华网】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eef561ab-7c3f-4c4c-bb69-3b1c9b3a7b54×tamp=80935
报道转载如下:陈同学在支教第二年遵守与小朋友们的约定重返支教地,三个他曾教过的孩子远远认出了他,笑容灿烂地向他奔来,与他紧紧相拥。原报道阅读链接:【新华社视频号】https://wxapp.tc.qq.com/251/20302/stodownload?encfilekey=Cvvj5Ix3eewK0tHtibORqcsqchXNh0Gf3sJcaYqC2rQAfkxR6WCW0WeMSufRcHx9NxNcFmVhOImlBfZvYpSujHvYLzmTfuQk76TXvA1iaM7NoRXwXBrNOhTfAIH64oJJYH&bizid=1023&dotrans=0&hy=SH&idx=1&m=&uzid=7a1fc&token=...
报道转载如下:2025年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园园一行深入安庆市岳西县冶溪镇琥珀村,慰问指导在冶溪石化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如琥添e·“彩虹e教”支教团队。作为团队主要创办人,张书记与冶溪镇人武部副部长、副镇长陆俊雄,琥珀村党支部书记刘国乔及冶溪石化小学校长李国桢共同见证了团队五年来的扎根足迹与创新成果。数字赋能新课堂,革命薪火照童心指导伊始,众人走进校园。在今年的新增项目“红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