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报道阅读链接:【人民网】http://ah.people.com.cn/n2/2024/0716/c227139-40913416.html
安徽师范大学“百村千人进万家”数统学院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以“大数据+数读国计民生”为主题,12日深入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从青年学子的独特视角出发,调研“互联网+”时代下中药材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团队成员调研药商。郝海群 摄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卓越的疗效,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安徽亳州,不仅承载着厚重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炎炎夏日,芜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迎来了一群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他们是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志愿者组成的义务维修团队,主动上门为社区老人们提供免费的家电维修服务。图为“社区科技站”大学生实践队员检查家电线路故障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家中的电器越来越多,但是面对损坏后的维修问题,让不少老人们犯了难,直接扔掉实属可惜,但自己又不会维修。志愿者的到来让社区的老人们很是开心,他们纷纷拿出家中损坏的电饭煲、...
校头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板桥头乡北部,现有居民540户,1455人。2017年,校头村完成贫困村出列。近年来逐步摆脱无特色、无产业、无规模的桎梏,先后被认定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安徽省森林村庄”等称号,成为有特色、有资源、有前景的示范村。近日,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来到这里,在“村两委”带领下,深刻认识这座小村庄发展变化的故事。“板桥头乡自古以来就有绩溪粮仓的美誉,尤其是校头村地势较高,...
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安在线】http://ah.anhuinews.com/ahqmt/202407/t20240715_7690891.html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个暑假,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乡“理”乡情支教团队在安庆望江新坝中学和新坝中心学校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支教活动,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关爱留守儿童,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小先生:在乡村与实践中锤炼品德修养,感受教育温度“我是从安庆望江新坝小学和中学走出来的,看到家乡的孩子我好像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我愿成为一抹红,把爱与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家乡的热土上。”支教队员代表在暑期支教开班仪式上向支教地老师、...
:龚守德烈士牺牲于1930年,未留下影像资料,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依据村上老人回忆还原其画像,TR美术工作室依据素描为其修复照片,2024年7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联合共青团广德市委、广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烈士家属送上这份珍贵的礼物。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广播电视台】https://www.ahrtv.cn/news/zlk/2024/07/09/FdYRZDXpsCahnitK.html
7月11日,安徽师范大学“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前往舒城县春秋乡文冲村进行实地调研。村书记文纪介绍了该村作为公学始祖文翁故里,长期以来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和推广。他表示,村里积极组织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本次下乡调研,实践团队成员加深了对文冲村的了解,下一步将为该村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客户端】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
7月9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7名学生,来到黄山市屯溪区拜访91岁抗美援朝老战士齐家义,开展“追踪碑文流年·探忆革命岁月”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有两条毛巾,一双解放鞋,还有一套军装,一定要寄给我的母亲,战友给我托付完就牺牲了……”齐老声情并茂地讲述,大家围坐在他身边都听得入了神,仿佛置身70多年前的朝鲜战场,沉浸式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将士的英勇,齐老还向他们详细讲解了各类纪念章和军功章来历。...
7月10日,在马郢村“儿童快乐家园”,村里的小朋友在给安徽师范大学助学老师进行非遗表演。本报记者 李 博 李 季 摄2024年7月10日 星期三 雨一大早,长丰县马郢村“儿童快乐家园”分外热闹,乡村孩子们套上色彩斑斓的道具,转起圈来欢迎他们的新老师——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们。“我们要在村里待一周进行助学,开设心理、音乐、折纸等课程,希望孩子们喜欢。”来自安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大二学生董昊告诉记者。暑假期间,像他们一样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一茬又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