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幽幽,绿水潺潺,泾县首家“非遗人家”——“云岫陶源”坐落于琴溪镇施窑村。来自北方的刘云是这户非遗人家的主人,因为热爱陶艺而选择来到施窑村,学习传承泾县龙窑制陶技艺,并在此地生根发芽。始于初心、源于热爱、成于坚守,她传承着这片土地上的优秀基因,努力成为陶文化的坚定守护者。图为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体验制陶技艺 吴悠然/摄近日,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徽融新韵“融媒徽文化+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施窑村,...
报道转载如下: 7月29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高雅艺术进军营‘八一’慰问演出”走进武警芜湖支队,百余人共同观看了演出。今年是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连续冒酷暑高温送高雅艺术进军营的第十六个年头,作为安徽省“拥军优属模范单位”,该校音乐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始终坚持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坚守文艺志愿服务初心,不断推动校地合作,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s://s.cyol.com/...
报道转载如下: 7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采访报道安徽师范大学学生溯源传承民族文化,在河南安阳开展“探寻汉字之源,品味甲骨神韵”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7月15日,安徽师范大学2021级物理学优师计划的从珊在学校暑期小学期的教学实训课上完成了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的讲授,实训导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卢先立点评她的授课“逻辑清晰、实验互动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这不是从珊第一次讲授“自由落体运动”。去年7月,大二的她参加学校首期暑期小学期课程,讲的就是这一课,当时她对自己的试讲还是挺满意的。经过一年的学习积累,再到实训课上跟着高中老师磨课,她发现自己去年的关注点在于打磨花样繁多的PPT和与学生互动,...
实践育人提升思想品德,弘扬青春挺膺担当精神。迎着晨曦,伴着微风,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社会实践团队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实劲,来到六安霍邱左王学校,正式开启暑期社会实践生活。伴随着“滴滴答答”的雨声,公交车的鸣笛声,时间在这些声音中慢慢流逝。从前期实地考察到布置招生现场到招生结束等一系列筹备工作的完成,7月12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赴六安霍邱左王学校“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社会实践开营仪式正式启动。...
7月10日,在安徽黟县碧阳镇碧山村“阳光之家”暑期托管班里,来自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大学生暑假支教团队,在给当地留守儿童们辅导作业、讲解防溺水知识、讲红色故事和教练舞蹈,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新闻网】http://vi.ahnews.com.cn/videowebfront/#/detail?id=10750202&type=image&isPolitics=true
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安徽师范大学围绕“三大行动计划”,特别是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依托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打造了“百村千人进万家”等重点项目。今年,该项目的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社会实践团队第八次来到肥东为民学校。多年来,团队每年都会开设一系列艺体课程,包括美术、手工、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啦啦操等,旨在提升为民学校学生的健康水平与综合素质。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
“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青春的力量如同一股潺潺清泉,能够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在教育的田野上永不停歇地流淌着。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生命的相互启迪。7月1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热情的安徽师范大学学子,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乡村孩子的关怀,开始了他们在安庆潜山的第一次教学任务。他们传授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生活的智慧。图为安全员为孩子们开展支教第一课暨防溺水主题教育课。...
壮志满青山,支教赴潜山。7月15日,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千方爱心支教团队赴安庆潜山市桃铺村,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爱心支教活动。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为普及安全知识,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千方爱心赴安庆市潜山市桃铺村支教团于7月15日上午开展了暑期安全教育课堂。队长牛润涛副队长缪冉和队员刘孟琦为同学们普及了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
凝聚青春力量,不负时代使命。7月19日,这是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赴安庆潜山支教的第五天。十九载悠悠支教路,承载了漫漫山海情。千方爱心的故事,是一场爱与希望的传递,是青年学子们用青春和热情谱写的华章。故事传经典,智慧润童心。为深化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教小分队前往桃铺为同学们分享中华优秀历史故事和寓言。《空城计》的惊心动魄,《南辕北辙》的背道而驰,都成为后人汲取教训和感悟智慧的经典范例......通过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