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我好喜欢这些大姐姐们!”一名小男孩兴高采烈地说。“我们一遍听不懂的知识她会反复讲好几遍,上课时,还关心我能不能看见黑板,像个知心姐姐一样。”他口中的“大姐姐们”,正是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此刻他们还多了一个“身份”——芜湖市鸠江区湾里街道华强社区支教团队的授课老师。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支教团队的17名大学生以“美育润童心”为主题,走进芜湖市街道社区,为社区的青少年们免费开设艺术课堂,...
报道转载如下:报道安徽师大文学院学生在河南安阳开展“探寻汉字之源,品味甲骨神韵”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报道转载如下:7月9日至7月21日,安徽师范大学“蜜糖π递”关爱唐氏综合征儿童志愿服务实践团到安徽省芜湖市童心心智障碍者服务中心等地,开展为期10天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蜜糖π递”关爱唐氏综合征儿童志愿服务项目是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针对唐氏综合征儿童普遍存在的智力落后、抽象思维受损严重等问题,于2017年发起的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项目。项目以“数学+”多学科交叉融合课堂为主导、以家长心理减压赋能特色活动为辅助,...
原报道如下:近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芜湖市培智学校,以国家通用手语和普通话推广为主题,针对智力障碍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启蒙教育课程。( 孙婕妤 孙爽 胡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视频提供: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原报道链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s://s.cyol.com/articles/2024-07/23/content_Mbq5v9In.html?gid=28Dga1xp
报道转载如下:近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追踪碑文流年,探忆革命岁月”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8名大学生,在六安市裕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的带领下,到裕安区独山镇拜访107岁的老红军胡正先,感受到了胡老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盼。据悉,老红军胡正先是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的获得者。作为在长征苦难中成长,战火纷飞中历练的我军早期优秀通信工作者,胡老在10岁便秘密加入了共青团,12岁参加革命,在1930年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原报道如下:(赴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实践团队 牛思涵 石彤彤 杨思雨编)为进一步了解革命历史,感悟先辈精神,激励自我成长,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六安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项目e站”本科生实践团队,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实践团队不仅探访了抗美援朝革命老兵徐海清,还与国共内战亲历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图 1 团队成员前往李萍奶奶家中 赴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实践团队 黄佳慧 摄探访革命老兵,砥砺吾辈前行带着对革命前辈的崇高敬意和对历史深度的探索之心,...
报道转载如下:三伏之际,盛夏正浓,万物蓬勃向上,葱翠而润泽。对于马鞍山和县石杨镇的孩子们而言,这个夏天因安徽师范大学暑期实践团队的到来而显得格外火热且充满希望。该团队的三名大学生于7月10日至31日,在石杨镇开展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近60名儿童踊跃参与。此次支教课程设计丰富多彩,除了涵盖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外,还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增设了棋类、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课程,旨在促进孩子们在德、智、体、...
报道转载如下:(通讯员:洪阳、曹骏逸)7月20日,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夕阳e路”团队前往枞阳,开展了一次富有教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参观与祭奠活动。团队成员通过此次活动,深刻了解了渡江战役的历史背景,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精神,并在烈士陵园表达了对先烈们的缅怀和敬意。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和信念的坚定。上午8:00,团队来到了渡江战役中部指挥所遗址。该遗址位于原陈氏祠堂,...
报道转载如下:“三下乡”实践队员到尚村参观章氏宗祠尚村地处绩溪县家朋乡西南隅,村落形成可溯源千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对这座徽州特色古村落的真实写照。尚村之“尚”,乃崇尚文化、教育之意。近年来,尚村深挖文化内涵,发挥古村落山水人文特色,发展旅游业,先后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近日,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徽韵添彩,绩心于溪”团队走进尚村,感受这个乡风文明、...
报道转载如下:为丰富暑期青少年活动,激发社区家庭的阅读兴趣,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芜湖市汀棠街道大富社区妇联、团支部、关工委联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社会实践团队举办了一场“童话梦游”亲子读书角色扮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同时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在大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拉开帷幕,活动开始前,社区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各种道具和书籍,...